教学工作简讯(南校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1期)

  • 发布时间:2009-09-28 16:15
  • 作者:朱菁菁
  • 浏览量:5676

 

教学工作简讯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校区第1

                      

一、089月份主要工作回顾

1、迎接区教育局、教研室视导。

开学前,教务处圆满完成了准备工作,图书馆新书上架、阅览室定时开放,实验室准备到位,确保了91日开学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深受区教育局视导组的好评。日,区教研室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对我校进行了集中教学视导,对我校的教学管理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2、召开了第一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及教学工作会议。

93下午,南校区召开了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由教务处沈丽主任主持,沈主任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通报了新学期在“五严”规定的要求下课表的调整安排,并就周练及双周六的研训工作做了具体的布置。进一步的明确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职责。杭秉全副校长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了周练及双周六研训工作的重要性,创造性的提出了在周练中设立学习周记的设想,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建议将双周六的研训活动以“2+1的模式进行开展(即2小时备课组活动+1小时教研组活动),这样既可以突出了备课组之间的教学探讨,又能够增进了教研组内部的学科研修。会议最终决定用表格化的形式使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

916号下午,南校区在装潢一新的报告厅内南校区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主要是对开学以来的各项教学工作做阶段性的反馈与总结。会上,教务处沈丽主任、张睿副主任分别就周练、双周研训及教学常规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反馈。杭秉全副校长对开学以来的听课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身作则,倡导革新,大力推行“315课堂教学模式。最后,周茜常务副校长就如何完善周练、双周研修以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举措提出了总体的要求。

3、举行师徒结对拜师活动。

92下午,在南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了师徒结对拜师活动,会议由教务处张主任宣读了师徒双方的责任及具体考核方案,接着由上届优秀师徒代表杨华、郑志波及新一届师徒代表徐从群、张波分别进行发言,会上,周茜常务副校长对新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求新教师做好心理准备,做好时间管理,养成良好习惯,并对本届“师徒结对”活动提出殷切的希望和良好的祝愿。最后,师徒双方签定了教学工作带教协议书,并合影留念。

  4、完成初二人像采集工作。

914上午,教务处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顺利完成了初二年级的人像采集工作,虽然今年此项工作开始的时间较以往大为提前,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短,任务重的困难,但是教务处最终还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5、课堂教研氛围浓郁。

开学以来,各教研组、备课组纷纷开展活动,通过预约听课、推磨听课等形式,深入课堂,研究课堂,形成了浓郁的课堂教研氛围。同时,一些区级的教研活动也推动了我校的教研氛围。

98,区历史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中心议题为区优青展示课。我校谢天老师与孙家中学的阚宏超老师分别开设了两节展示课,获得好评。

912,南校区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开始了新学期第一次的双周研训活动,此举措是雨花台中学为应对“五严”规定,抓实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绩效的一向新举措。意在以备课组为抓手,通过同组间的合作与研讨,共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减负增效”。 在本次研训中,各备课组组长都进行了精心准备,确定了主讲人,思路清晰,主题突出,对开学2周以来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并对下一阶段的周练、集体备课,教案及教学进度等教学工作做了统筹的规划和安排。最后,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组内研讨,进一步加强了各年级之间同一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9915日,为了加强名师的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教务处策划了一次“名师课堂”的观摩活动,邀请学校特级教师张建杰老师及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杭秉全老师、马辉老师开设展示课,三位名师以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高超的教学调控艺术以及教学过程的优化和高效诠释了名师的定义,课后,各位名师还与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交流,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6、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91011,周茜常务副校长、杭秉全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对南校区三个年级部的教学常规进行了检查,并就其中发现的问题向年级部、教研组、备课组做了反馈。对教师教案的书写,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以及“双周练”的工作都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只有抓实常规,方可提升绩效。

二、09年十月份主要工作:

1

推磨听课、每日一课安排

2

学科阶段性评价反馈

3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

4

召开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

5

初一年级教学视导

6

学科文化周活动

7

十月份教务处资料整理工作

三、杭秉全副校长教学思考

对“315课堂结构”的思考

1        什么是“315课堂结构”

简单的说“315课堂结构”就是将课堂45分钟划分为三个时段,即30分钟师生互动教学;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练习;5分钟反馈、交流与拓展延伸.

 

师生互
动教学
30分钟)

 

学生独立练习、自主探究

教师巡视、
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自评、互评,交流研讨

教师反馈、评价,拓展延伸

10分钟)

5分钟)

 

 

 

 

 

 

 

 


2        为什么要实行“315课堂结构”

1)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效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应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基于此,我们的课堂应强调“互动,在积极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中开展教学活动.“315课堂”将课堂的前30分钟定位为“师生互动教学”,最后5分钟安排“互评、交流研讨”的时间;

基于此,我们的课堂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15课堂”在中间10分钟安排了“学生独立练习、自主探究”的教学内容,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巡视,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2)我校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五严之下确立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目标,积极推进以“减负提质”为主题的“课堂革命”.“315课堂结构”是改善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的积极思考和举措.

3)布卢姆提出,若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在集体教学中加入个人指导的部分,并加强反馈和修正.因而,遵循“即时反馈”的教学原理,在课堂的最后5分钟里,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集中反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独立练习进行及时反馈与评价.

3        怎样推行“315课堂结构”

1)学习

五严规定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改进教学理念,树立“课堂效率意识”十分必要.上学年我们先后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到“东庐中学”、“绍兴县实验中学”实地观摩学习他们的特色而有效的课堂.

2)研讨

分析本校教师、学生特点,结合“东庐中学”、“绍兴县实验中学”的积极做法,深入研讨本校课堂教学改革举措,提出了“315课堂结构”.并在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向全体教师进行了“315课堂结构”的简单解读.

3)试点

本人抛砖引玉首先试点,所带初二(8)班数学课实行“315课堂并向全体教师开放,欢迎各位老师随时推门听课、研讨并思考如何在自己所教的学科和课堂推行“315课堂。期盼教师们的积极参与,与本人积极交流,或在校网OA平台之共话教学栏目中积极发表评论,交流听课后的真实感受与思考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深入研讨本学科“315课堂结构”.

4)推进

在本人首先试点的基础上,分步研讨、推进“315课堂结构”,努力形成校课堂教学特色.

第一步,在数学学科推行“315课堂结构”.

第二步,在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推行“315课堂结构”.

第三步,结合理科“315课堂结构” 推行经验,进一步研讨文科(包括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地理)“315课堂结构”.

第四步,全校推进,形成“315课堂结构”的课堂教学特色.

4        预期“315课堂结构”的教学效果

预期“315课堂”实施,能带来课堂教学以下变化:

1)改变了“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现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转变了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逼迫教师将以前的45分钟课在前30分钟上完,增强了教师们的课堂效率意识,促使教师精心备课,高效授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堂独立练习,课堂及时反馈、评价,完善了学生课堂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雨花台中学初中部教务处

2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