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几日,这天早上却阴沉沉的,凉风习习,似乎预示着什么庄严肃穆的事情。到了中午我们列队整装,踏上征途。
2019年4月2日,雨花台中学高一年级部全体同学在本班任课老师和第八大队交警的护送下,徒步9.8公里,走过紫荆花路、花神大道、雨花南路、梦都大街、庐山路、云锦路、水西门大街,历时2个多小时,前往位于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祭扫。

82年过去了。
1937年12月13日,是用尖刀刻在中华儿女心头上的日子。6个星期,42天,30多万同胞被日军残忍杀害,每12秒就有一位华夏儿女的生命消逝。因此,在清明节前夕,我们来到江东门,祭扫遇难同胞,寄托哀思,告慰亡灵。
中午12:30,高一年级部全体学生在雨花台中学操场列队,整装出发。2个小时的时间,学生们沿路挥洒汗水,用坚持和毅力描绘青春的画卷。


到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师生在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前集合默哀,60秒默哀后,学生代表向遇难同胞进献了花圈和鲜花。尽管十分疲惫,学生依然队列整齐,身姿笔挺,整个现场庄严肃穆。

悼念仪式后,诸雯莉老师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诸雯莉老师用史实重现了当年惨绝人寰的场景——血洗中山路,封锁燕子矶,杀戮中央路,扫射下关码头,火烧汉西门和中华门。尽管已经过去了82年,这道鲜血淋漓的伤痕依旧横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不能忘记!因为忘记就等于第二次屠杀!但是,诸老师特别强调,“我们要牢记的是历史,而不是仇恨。”诸老师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卑微、最污浊的时刻,也没有回避心中对善良与正义的一贯追求。如今,国家强盛,民族兴旺,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同德同心,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有“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决心和斗志。

演讲结束后,高一14班陆琪乐同学进行了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了讲话,陆琪乐同学在讲话中提到:“我们在此寄托哀思,激扬斗志。我们追忆昨天,立足今天,更要展望明天。相信,未来鲜艳的五星红旗,会同样在我们手中,高高飘扬!”

讲话完毕,学生们有序地在馆内进行参观,并将鲜花放在遇难同胞的灵前。
近百年的沧桑,凝固了岁月不朽的痕迹,却不能凝固我们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为了失去的同胞,为了几乎毁于一旦的南京,为了重新崛起的祖国,我们要铭记于心,以史为鉴,方能面向未来,发愤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