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明晰追求完美 助力超越不辱使命
2010-2011学年度信息处工作总结
本学年度信息处全体成员牢记校长室构建数字校园的嘱托,从学科教学改进到教学网络管理、从网站深化建设到OA应用推进、从课题目标达成到师生空间设计,不负众望高标准的完成了预定计划,在与全校各部门协调工作中也殚精竭力,高质量圆满完成了校长室安排的各项突击性任务。
一、南北考察,自信倍增
信息处在2010年底校长室安排的赴广东深圳、北京天津等名校考察工作中,牢记全方位了解名校的考察宗旨,亲赴如人大附中、北京第80中学、南开中学、天津实验中学、广东省实验中学、华南师大附中、深圳高级中学的每一所学校的对口部门进行实地考察,与各学校信息技术同行们进行了直接沟通,掌握了当今各名校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发展建设、教育教学环节、科学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比照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工作,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与自信。
二、四星复评,高质完成
寒假结束上班后,校长室布置了全校各部门“四星级”高中复评验收材料准备工作,面对总体工作时间紧、人员缺、任务要求高的难题,信息处充分利用平时规范管理的优势,轻松、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 并将各项数据与复评材料对各部门实现了共享。
三、精心提炼,课题结题
我校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实效建设与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题研究积淀了5000多GB的海量教育教学资源,在一定的层面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历史、地理等学科受益较多,“我们
四、数万动作,网站调整
为了加强管理与更好的彰显个性,信息处在校长室的布置下,设计架设了南校区网站,经过几万次的鼠标点击与键盘操作,对原学校网站的两万多条信息进行了检查、修改、分类等处理,并在南、北校区各自网站上重新发布。
五、学科教学,交流提升
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序有力,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仅有一人未通过,师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通过学校与教研组长
来自建邺区双闸中学的
另一节课的课题为《尝试程序开发,HTML部分》,我校的
六、网络阅卷,颠覆管理
为了改变学校教务管理的传统模式,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控制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教研组长
七、网站评比,南京第一
2011年4月下旬学校网站参加了南京市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为此信息处老师付出了巨大的辛劳:督促各部门及时更新、修改内容增加下载与互动,针对评比要求完善了网站的各种功能,修改与新增了部分模块,使学校网站更加完美。在总数达97个单位参加的市级评比中得到“你们学校网站是最好的”高度评价,被推荐参加江苏省优秀校园网站评比。
在校领导与全校师生的支持下,信息处对网站又进行深度优化,在“2011年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中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优秀校园网站评比”,特此感谢全体师生!期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八、数字校园,百万奖励
1.雨中师生交互的平台《师生空间》在信息处与联澳软件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已基本设计完成,并在5月正式开通使用,信息处倪娜等老师尝试在其中的博文、活动发起、网络课堂、读书活动等栏目交流互动,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提出了多条修改建议,待完善后我们拟计划在暑期开展一次全员或部分人员的初期使用培训。
2.全市数字数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经过市装备处几次反复论证,并在我校开展了数学老师实地环境试用,以我校为试点学校向南京市推广的工作基本进入方案确定流程,可望在暑期招标完成并开工建设,届时将会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极大提升学生自主探究与科学思维的综合能力。
3.由于在很简陋的条件下我校信息化工作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南京市教育局奖励我校150万元,意在提升我校的信息化装备硬件水平,并欲将我校打造成南京市唯一的高中数字化校园试点学校,向全市范围推广信息化工作建、配、管、用、研、培方面成功的经验与方法,信息处为此撰写了《数字化校园构建工作的理解与思考》,全面分析了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内涵,构建工作所需的软、硬件,以及常见的显现形式,为学校“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真诚服务,不惧压力
信息处应该全力为教育教学提供真诚优质的服务是我们一贯秉承的宗旨,在日常工作中信息处老师不计报酬,加班加点,排解难题怪题,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以至
十、审视剖析,破解困惑
1.信息化工作缺乏考评机制,每当遇见一些需全员参与配合的活动时,教职工支持力度有限,我们常感到束手无策,困惑难解,奢望能在各部门工作中增加点信息处考评的内容。设想在师生空间中的实施积分兑换机制等举措,提升教职工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激情。
2.针对OA平台中教师话题急剧下降的不正常现象做了调查,得知是大家存在思想顾虑,有不少教职工建议在OA平台中设立一个匿名栏目,使大家能畅所欲言,共谋学校发展大计。针对管理中的新困惑,我们将增加OA平台的相关管理功能与评价机制,如公文流转、进程时控、畅谈栏目、数据汇总、动态显示等,提升学校科学管理的水平与层次。
3.学校教职工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与应用的积极性悬殊较大,也是长期以来我们最大的困惑,虽然分管徐校长想了很多方法,开会明确了具体事宜,布置了多项任务,但我们感到总体奏效不大,希望能得到高人的良方解药,也是下学年我们工作需要突破的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