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国高与光公益基金青海学生眼健康公益行中,十位国高学生在经过专业的医院培训学习后,为青海省贵德县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眼镜配发及眼疾治疗等一系列公益帮扶。河阴寄宿制学校1608名学生、河西寄宿制学校2697名学生和常牧寄宿制小学812人,短短数日,共计5117名青海学生受益于此。
雨中国高学生的到来为青海学生带去了切实的帮助,公益视力检测不仅让青海学生更加清晰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并能及时进行矫正,也再次警醒视力保护意识、引导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这种积极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视力的改善上,更在于他们心灵的成长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这场眼健康公益行动中收益的,不仅是青海学生。 在其中,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国高学生都在真切践行着社会责任感,这种体验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到,每一个人的行动都与社会的进步和福祉息息相关。他们学会从更广阔的社会公正和社会政策的视角,而不只是从慈善的视角来看待公益服务,也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学生们得以在实践中锻炼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他们学会了如何领导团队,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如何在面对挑战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信任和友谊,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技能不仅对学生们的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公益不仅仅是健康的援助,更是精神的传承,为雨中国高的红色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青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红军长征文化。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一站,青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忆和红色足迹,在青海公益行中,雨中国高师生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走过了那些曾经见证过英勇奋斗的土地,为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未来种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健康帮扶,并前往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了在艰苦条件下科研人员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核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这一幕幕历史画面,让学生们深感震撼,也让他们对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产生了崇高的敬意,成为了学生们了解国家发展历程、感受革命精神的重要课堂。
在雨中国高,公益慈善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深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具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的爱国公民。此次青海青少年视力筛查及矫正活动,由雨中国高与光公益基金联合明基医院共同开展,也是学校育人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的努力不仅限于校园之内,更在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关注青少年健康问题、关注公益事业的热潮。
从青海返程的飞机已经抵达南京,但故事还没有画上句号。这群国高学生依旧保持着对青海学生眼健康的关注与追踪,在后续,我们也将看到他们更多的行动,无论是在课题研究中用数据分析青海南京两地学生视力差异的原由与建议,还是下一次跨越两千里的眼健康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