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花开蝶自来
倪菲
又是一个金秋十月,每当银杏树叶开始慢慢泛黄的时候,我的思绪总会飘向几年前刚刚担任班主任的那些日子。那时候的我,刚刚走上班主任岗位的时候,坚信“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一方面是希望对学生负责,另一方面,其实也有一种不自信,不敢轻易露出笑容,不敢以真性情示人,总希望通过威严的形象,严格苛刻的要求让学生“忌惮”,担心学生不怕自己而导致管理无法进行。所幸,在我的“严格管理”下,班里情况还比较安定,我也一时感觉自己措施得当,收效甚好。
还记得那是十月的一天,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原本是要求所有同学到操场上去观看比赛,给运动员们加油,但是还有不少学生都在教室内自由活动。中午期间,当我走进班级,就看到一群男生围在后排的位置上,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班上相聚打牌,同时还有许多同学在围观,当发现老师时便一哄而散,又回到各自的座位上。看到这一幕,我心里的火腾地就冒上来了,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已经反复强调要遵守一日常规,可此类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之前班级就出现过有人打牌,被严肃处理,才隔了没多长时间,又开始故态重萌,而且还不乏之前犯事的老油条,简直是不知悔改!盛怒中的我,保留了一丝理智,当下我突然意识到,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是在班级中发一通火,把参与的同学拎出来教育一顿,而后写检讨,读检讨,甚至是通报批评等,以儆效尤。但是,这样的方式真的有效吗?如果有效,那为何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当下,我没有就这件事发表任何评论,也没有在班级发火,我意识到,必须要采取其他的更有效地方法。首先,打牌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可以放松、娱乐,但一定要健康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打牌这样的行为影响确实很不好,所以作为班主任,肯定要管,要让孩子们从心底认识到这项活动是不合适的。但,如果仅仅在班级中发一次火,批评一下,短时间可能大家有所忌惮,如果没有其它后续举措,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陷入了沉思,从客观上分析,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迷恋打纸牌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影响,近年流行的桌游、三国杀等纸牌类的游戏,在年轻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流行,必然也对好奇心强烈的学生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一部分同学学习意志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贪图眼前的快乐,所以必然就有一些不良习惯,而且会控制不住自己,一再的重犯;三是现在的学习压力确实较大,在校的活动也比较单一,所以也存在一时控制不住自己,偶尔一犯的情况。
深思熟虑之后,在接下来中的周末我布置了一期关于课间娱乐活动的专题作业,让同学们思考你想要的课间活动是什么,对学校的活动时间安排或活动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让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在那节班会课上,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有人说:课间我们可以组织大家打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各种球类活动;有人说:课间我们可以在操场、走廊散散步,欣赏美好的校园风景;也有人说:课间我们也可以看一些课外读物,增长课外知识;还有同学建议不同班级之间可以搞搞联谊活动,一起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既锻炼身体,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有益身心……课堂上,大家讨论地很热烈,最终大家统一了认识,课间活动应该应当是一些有放松作用的、有益身心的活动,而有些活动,比如打牌,在学校这个学习的场所,确实是不合适的,我们新时代的高中生,应该是积极、阳光、向上的,我们不应该沉迷于眼下短暂快乐,这些快乐会麻痹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失去前进的动力。孩子们说的太好了,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这时候,我悄悄扫了一眼那几个参与打牌的孩子,他们低着头,脸上都露出了一些羞愧的神情,我装作没有看见,微笑着看着大家,在最后总结时候我还和同学们开玩笑的说:“假期或者过年时我也会玩牌,但是我从不在学校里玩,学校这个场所就是不行,任何娱乐活动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成功进行那才是娱乐,不然可能就违反了校纪校规。”这节班会课上,我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同学,也没有像以往任何一次那样要求他们写检讨,读检讨,我给他们时间,我在等待一个结果。
一天以后,我等到了我期待中的结果,当时参与的所有同学,都主动来承认错误,尤其是那个反复“犯事”的同学,特别认真的跟我道歉,后来,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班级再也没有出现过。
通过这次事件的处理,我认识到:沉着冷静,这是处理好偶发事件的先决条件。不要一遇到偶发事件就“怒火中烧”,失去理智,要沉着、冷静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善于运用“控制”的艺术,稳一稳,看一看,不急于求成,更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让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采取“慢下来”的处理措施,这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以及克制力,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反省的时间和机会,然后再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处理,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